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互动反馈驱动小学语文中段特色作业革新 ——“基于互动反馈的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策略”课题实践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次数:737 文章作者:张雪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基于互动反馈的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策略”课题组,以二年级、三年级暑假特色作业为实践载体,深度融合互动反馈机制,打造出兼具素养培育与趣味体验的语文作业新样态。


双向互动,让作业设计成为课题研究的鲜活样本

课题组紧扣“互动反馈”核心,在二年级《和合之约》节气文化作业中,构建“探究-创作-分享-互评”的互动链。学生探究节气物候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起“节气小问号”讨论,教师实时答疑并推送拓展资源;创作环节邀请非遗传承人线上指导,形成“专业引领+同伴借鉴”的创作反馈;开学后举办的“节气文化市集”,学生以摊位形式展示作品,师生、生生间通过“文化打卡卡”进行星级评价,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浸润心灵。

三年级特色作业则聚焦“多主体互动反馈”的课题方向,阅读积累作业采用“摘录-漂流-点评”模式,学生将好词好句制作成“阅读漂流卡”在班级流通,教师通过批注式评价引导学生优化语言积累;自然观察作业引入“科学+语文”双师反馈,科学教师点评观察的科学性,语文教师指导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生活实践作业的“厨艺日志”,家长用“星级奖章”评价实操能力,教师从图文表达维度给出改进建议,实现家校互动的深度融合。


策略落地,让互动反馈赋能作业育人价

两项作业的设计严格遵循课题“目标-设计-实施-反馈-改进”的研究路径。在目标层面,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将互动反馈嵌入知识积累、文化传承、生活运用等目标达成过程;在设计环节,根据二、三年级学生认知差异,分别采用“文化主题式”“多维度实践式”作业结构,确保互动反馈的适切性;实施与反馈阶段,借助线上平台、线下活动等多元载体,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数据,为作业改进提供实证支撑。

这种基于课题的特色作业实践,打破了传统作业“单向输出”的局限,通过互动反馈让作业成为语文学习的生长点。课题组将持续深挖实践案例,提炼出可推广的“互动反馈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为提升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三四年级语文老师

文/张雪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