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微观,思政润心田——生物组九月思政主题暨校内公开课课堂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24 浏览次数:393 文章作者:朱迎雪
为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校生物组于九月举办思政主题课堂展示活动。宋婷婷老师以《细胞观察》实验课为载体,将科学探究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全组教师呈现了一堂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的教学示范课。
一、实验前置,筑牢安全与规则意识
课堂开篇,宋婷婷老师以“安全规范是实验的基石”为核心,系统讲解实验室注意事项。她从显微镜操作禁忌,到试剂取用规范、玻璃器皿防破损要点,再到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逐项清晰示范。“每一条规则的背后,都是对科学的敬畏和对他人的负责”,宋婷婷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在实验前树立了严谨的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前准备的细节中。
二、分步讲解,解锁细胞观察的科学密码
随后,宋婷婷老师带领学生聚焦三个核心实验,详解操作步骤与科学原理:
1. 洋葱根尖表皮细胞观察:从选取新鲜洋葱鳞片叶、控制染色的时间,到如何在低倍镜下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宋婷婷老师强调“精准控制变量,才能捕捉到细胞的真实形态,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2. 口腔上皮细胞观察:指导学生用无菌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以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活性,通过“刮取—涂抹—染色”的规范操作,提醒大家“尊重每一个生命样本,规范操作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前提”。
3. 番茄果肉细胞观察:以日常食用的番茄为材料,简化实验难度,鼓励学生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果肉制作装片,在观察细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藏着微观世界的大奥秘,留心观察就是探索科学的开始”。
三、实时指导,在实践中渗透科学精神
实验过程中,宋婷婷老师巡回于各小组,针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精准指导。遇到因染色过深导致细胞模糊的小组,她引导学生分析“时间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强调“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对顺利观察到细胞结构的小组,她则启发对比不同细胞的形态差异,培养“辩证分析、求同存异”的思维。一句“失败是实验的常态,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找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科学研究的严谨与包容。
四、收尾整理,以劳动践行责任担当
实验结束后,宋婷婷老师带头整理实验台,带领学生分工协作:清洗载玻片与盖玻片、擦拭显微镜镜头、分类处理实验垃圾、归置仪器试剂。“实验的收尾同样重要,整洁的实验室需要每个人的维护”,她以行动传递“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强化责任意识,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堂的最后环节。
五、组内研讨,共探思政融合新路径
课后,生物组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宋婷婷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将“规则意识、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实验教学的全流程,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公开课为借鉴,进一步挖掘生物学科中的思政素材,让思政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图:朱迎雪
文:朱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