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0月22日下午,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陶冲湖校区的二年级语文课堂洋溢着 “新疆风情”。教师吕舒婷以部编版语文课文《葡萄沟》为核心,依托教学课件的丰富资源,打造了一堂 “基础扎实、情境鲜活、趣味十足” 的公开课。低段语文教研组教师现场听课,共同感受低年级语文课堂与祖国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一、任务驱动,筑牢语文基础
公开课开篇,教师吕舒婷紧扣 “初读课文识生字” 任务,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了 “阶梯式” 自主学习路径。她先引导学生对照 “自读提示” 学习思考 “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们捧着课本轻声朗读,不时用笔标记,课堂氛围专注而有序。同时她还创新设计了 “语境闯关” 游戏,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在具体语境中轻松掌握多音字用法,打破了传统识字的枯燥感。 书写指导环节,吕老师以 “份”“枝” 两个生字为范例,逐笔拆解笔顺、分析结构特点。她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让学生临摹,既培养了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又加深了学生的生字记忆。
二 、情境沉浸,“走进” 葡萄沟
教师吕舒婷展示了 “葡萄挂满枝头”“梯田叠翠” 的实景图片,配合生动讲解:“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夏天在下面乘凉肯定特别舒服!” 当课件呈现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 图文时,学生们瞬间被 “五光十色” 的景象吸引。她顺势引导:“谁能说说‘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有学生兴奋地回答:“就是葡萄颜色特别多,还像有光在闪,特别美!”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描写方法,她还开展来了仿写练习,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提升。
三、评课赋能,彰显教学价值
课后评课环节,语文教研组教师对教师吕舒婷的这堂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她精准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件资源与教学环节深度融合 —— 从 “任务式识字” 到 “情境化读文”,再到 “细节化书写指导”,每一步都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同时通过 “云游葡萄沟” 的设计,让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了解祖国地域文化,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 “知识传授与文化浸润并重” 的优秀模板。教师吕舒婷表示,这堂《葡萄沟》公开课的设计初衷,是希望让二年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语文,同时感受 “祖国处处有好地方” 的美好。未来她会继续探索 “课文 + 文化” 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涵养情怀的窗口。 这堂充满 “新疆味” 的语文公开课,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 “热爱祖国风土人情” 的种子,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图/文: 徐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