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校园新闻

解码生命结构,筑牢思政根基——生物组十月思政主题暨校内公开课课堂展示

2025-10-21

为深化生物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月16日,朱迎雪老师在校内开展公开课,同时进行生物组十月思政主题课堂展示,以“探究生物体结构层次,践行科学素养与责任担当”为核心主题,为全体听课教师呈现了一堂兼具知识深度与思政温度的生物课。


课堂伊始,朱老师以“建筑房屋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为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类比,自然过渡到生物体结构单位的探究,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新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新知探索环节,课堂设计紧扣主题、层层递进。首先围绕“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展开,朱老师让学生亲手品尝番茄,引导大家由内到外观察番茄的形态与结构;随后借助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和果皮细胞临时装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构成组织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观察能力。接着,课堂聚焦“植物器官和器官的功能”,通过图片展示与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根、茎、叶等器官的作用,进而理解“器官协同支撑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朱老师带领学生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延伸至“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学习,通过对比动植物结构差异,强化学生对“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知,深化科学思维。


实验过程中,朱老师全程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制作装片、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结合操作细节进行讲解点评,既确保实验安全有序开展,又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实验技能,落实科学素养培养目标。课堂尾声,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核心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实验结束后,朱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打扫实验室,整理实验器材,将主题中“责任担当”的思政理念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行动中践行爱护环境、承担责任的意识。


课后,生物组全体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研讨。老师们充分肯定了课堂设计与主题的高度契合性,认为实验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打扫实验室”等环节则让“责任担当”的思政目标落地见效;同时针对“思政思想融入”展开深入交流,提出可在讲解器官协同工作时,进一步结合主题渗透“团队合作”理念,让思政教育与知识教学更紧密融合,为后续学科思政课堂的优化提供了宝贵思路。

图:张雪纯

文:张雪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