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聚焦 “以生为本”,共探《文明有礼》教学新路径——记初中道德与法治组开展月度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10-21 浏览次数:137 文章作者:李洪萍

为深化 “以生为本” 教学理念,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育人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于10月16日开展月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八年级许欣雅老师在八(3)班执教的《文明有礼》一课为核心,通过 “课堂观摩 + 集中研讨” 的形式,探索如何将学生主体地位贯穿教学全过程,让道德教育从 “知识传递” 走向 “行为养成”。


一、课堂实践:以生为中心,让 “文明” 可感可践

许老师的课堂以 “探寻世运文明密码” 为主线,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子议题,搭建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框架。在 “识・‘礼’之模样” 环节,许老师没有直接讲解概念,而是展示世运会升旗仪式、运动员拥抱等真实场景图片,引导学生结合 “公交车让座”“购物说谢谢” 等生活实例,自主总结文明有礼的内涵。“析・‘礼’之价值” 环节中,“世运礼仪讲解员推荐会”“文明观赛场景诊断” 等互动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主角”。 “行・‘礼’以修身” 环节,更是将 “以生为本” 落到实处。许老师示范站姿、引导手势后,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礼貌用语;面对 “外国游客语言不通”“观赛者高声喧哗” 等真实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方案,并用情景剧形式展示。整个过程中,学生从 “听” 到 “做”,从 “学” 到 “用”,真正实现了 “知行统一”。


二、教研研讨:聚焦育人实效,共议 “以生为本” 优化方向

课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 “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展开深入研讨。参与观摩的教师一致认为,本课的亮点在于 “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搭建探究平台,用 “提问引导” 代替 “单向灌输”,让学生在体验、讨论、实践中自主建构知识,既符合八年级学生 “善观察、爱表达” 的特点,又让 “文明有礼” 从抽象概念变成具体行动指南。同时,教研组也提出优化建议:可增加 “学校文明班级评选” 环节,让课堂与学生生活更紧密联结;针对 “国际交往礼仪”,可引入更多元的文化场景,帮助学生理解 “文明有礼需尊重文化差异”。


三、总结展望:深耕 “以生为本”,让道德教育落地生根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明确了 “以生为本”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方向。教研组明确,后续将持续以 “生活化、情境化、实践化” 为核心,围绕 “学生需求” 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 “主阵地”,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涵养健全人格、增强责任意识,真正实现 “立德树人” 的根本目标。


(图/学科组   文/李洪萍)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