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守好边界担好责,家校社共育促生长——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校家社共育”曹玉峰专家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5-09-22 浏览次数:295 文章作者:五(5)班 刘沐晨妈妈

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面临睡眠不足,近视低龄化,心理问题频发等新挑战的当下,教育早已不是学校的“孤军奋战”。9月19日下午,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在中学部大报告厅开展“校家社共育——家庭教育的边界与责任”的家长课堂主题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教育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玉峰专家主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齐聚一堂,共探家庭教育的科学途径。

讲座伊始,聚焦“家庭教育的边界与责任”这一命题展开深度剖析。他从问题循证“家庭教育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责任意识“部分家长教养观念落后、能力不足、存在‘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现象”;教育观念“唯分数倾向与校社包揽误区”;方法策略“暴力打骂等不当方式弱化家庭教育”等维度,系统阐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这些分析让在场听众深刻意识到家校共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曹玉峰专家强调家长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需从培育、引导、影响三个维度,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与行为习惯养成。进一步阐释校家社各自育人边界。三方需在清晰权责下各司其职、互补协作。尤其指出家长委员会作为“学校领导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育教学”,履行参与学校管理、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等职责。针对如何实现共育,曹玉峰专家从家庭经营层面、教育方法层面、共育路经层面、生活回归层面提出可操作提议。指出:和谐家庭氛围,避免因父母感情不合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行为问题;家长需相机而教、潜移默化、严慈相济、平等交流等科学方法;践行经营家庭、提高能力带好孩子,配合学校;丰富孩子的生活形式,平衡“玩与学”的关系。

此外,他还号召家长“找同伴、科学服务、培养习惯、联结世界、高质陪伴、爱上阅读、发现潜能、调整情绪”,以实际行动参与协同育人,为孩子构建健康成长生态。

此次讲座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不仅让家长们明晰了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更树立了科学的育儿理念。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未来将积极参与校家社共育实践,与学校、社会携手,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文:五(5)班刘沐晨妈妈     

图:杨建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