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在这炎炎酷暑难挡的假期里,李霞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们积极参加了合肥市及新站区的各项培训活动,并坚持阅读学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一本书。7月30日下午在工作室主持人李霞老师的引领和主持下,工作室全体成员结合暑期的学习工作感悟,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线上研讨活动。
研讨会第一环节,工作室成员钱昌娟以及韩淳淳老师就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钱昌娟老师通过阅读学习,对于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和逆向思维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好的教学是以终为始”。韩淳淳老师也认为逆向思维设计思路对她很有启发,结合了自己的赛课经验,带领大家学习了书中有关逆向设计的模板、逆向设计标准以及逆向设计工具等。紧着接工作室其他老师也各自发表了关于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一些学习感悟。
线上主题研讨第二环节,工作室主持人李霞老师首先指出人类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变革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一大波新概念袭来,比如“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等等。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精髓在于真实性,即能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从教专家结论转向教专家思维,变“宽而浅”的学习为“少而深”的学习。而这些恰好与《追求教学理解的设计》这本书的核心——“理解”和“迁移”不谋而合。接着,李霞老师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理解”的六个维度,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解释”(explanation)强调理论本身的内部联系,是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阐明”(interpretation)则关注理论与我的生活的联系,即阐明的对象是意义和启示。“应用”(application)即因地制宜地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新环境的能力;“洞察”(perspective) 强调观点要深刻并具有批判性视角、立场,能够洞悉理论背后的假设和立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移情”(empathy)则是能深入体会另一个人的感情和观点的能力推己及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英语教育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指认识到自己无知的智慧,理智地认识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纵观理解的六个维度可以发现它们分属三个领域,即理解世界、理解他人和理解自我。
那么如何实现理解?李霞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影响理解的关键点,即大概念,而落实到英语学科中,根据王蔷教师的观点则是要理解并学会提炼英语学科的大观念。英语学科大观念包涵两个方面内容: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指向跨学科的主题大观念。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即关于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概念建构。它可以提升学生语言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有效进行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做准备。指向跨学科的主题大观念以多语篇为依托、以单元主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深挖文化知识背后的价值导向,以及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奠定基础。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英语学科大观念,李霞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两篇论文和新课标中一个具体的单元整体设计的案例。
通过此次主题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们对于教学设计的目标把握上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大家非常期待新学期的来临,憧憬将假期辛苦努力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灵动的课堂当中,切切实实落实双减政策,给孩子们带来优质高效的课堂。
供稿人:钱昌娟 审稿人: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