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
轻云悄袭,带来片片琼瑶和远方游子的思愁,倏然发现春节将至,原本银装素裹的大地,也因此染上了人间烟火气,变得红红火火。
走近集市,映入眼帘的都是红色,有春联鲜红的纸张衬着浑厚有劲的楷书,有窗花栩栩如生的镂空图案配以赤红的剪纸,更有那琳琅满目的年货,清一色朱红。人群在欢声笑语中日益壮大,恰逢一处,我听到几位老人家在争辩究竟该添置哪些物品过年才会更有年味。是啊,我们追求中国红,可不是就为了这年味吗?我便默默驻足,听了一会她们的对话。
“春联吧,听说表达了一个家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不对,应该是窗花剪纸,种类极丰富,有陕⻄剪纸、山东剪纸、单色剪纸、染色剪纸等等”听到此处,未曾想到它们竟有如此之多的寓意,自然,它们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皆难能可贵。忽而,一个小贩的叫卖声拦住了双方想争辩的心“诸位不如瞧一瞧我这儿的窗花对联,二者皆有”,窗花对联,顾名思义便是窗花剪出的对联,我朝那儿望了望,竟真有此物。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并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汉族传统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汉族⺠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中国汉族⺠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栈、窗花、柜花等都是用来装饰⻔窗、房间的剪纸。
对联又称对偶、对子、春联、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固有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千⻔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一 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们都是中华⺠族源远流⻓的瑰宝结晶,科技发达的如今,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凝结古人的智慧,将二者结合,即用剪纸的方法做对联。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在,新旧并呈的杰出作品。我望了望商贩的窗花剪纸,便买了一对贴在家⻔口,过者无不赞许。细细思索,他们叹的是何物?自回答,叹古人惊哉之创作,叹今人异哉之融合,甚叹古今妙哉之无双。
“⻓江后浪推前浪”中华⺠族的文化与传统造就无数诗赋赞颂,今天的我们,左伴这些佳作,右同科技与创新,便也造就了这个举世无双的新兴时代。
文/八(七)班崔佳妮